close

PA145619  

我很喜歡紅茶,從打開茶罐的那一刻裊裊飄出的茶香到沖入熱水後茶葉在壺裡跳舞的模樣。咖啡是提神用的,紅茶則是偷閒片刻的享受,象徵紛紛擾擾人生中的一點不可妥協。研究所時期有個要好的朋友,我倆在眾多咖啡上癮者中堅持著對茶葉的信仰。總以一種小眾的驕傲姿態在研究生休息室裡燒熱水交換茶包,順便討論哪裡新開了家日本風的茶館或哪裡又進了新口味的茶葉。

那時喝茶漸漸在北美蔚為時尚風潮,蒙特婁也開了幾家裝潢新穎亮麗的茶店,專賣各式風味茶葉。連台灣烏龍都榜上有名。櫃台後整整齊齊排了一牆貼著彩色標籤的金屬罐,上面記載了花稍且饒富趣味又略顯挑逗,卻不具有任何意義的品名,例如The Three Wishes,Love Tea #7或是Read My Lips。若迷惘於多如繁星的選擇及密碼般的茶名,可以靠櫃之後告訴店員想尋找的究竟是紅茶、綠茶、還是發酵清淡的白茶?要帶花香、果香、還是薄荷以及巧克力?我通常以「呃,我不知道,大概是......」作為開場白。聽完我躊躇猶豫的喃喃自語後,掛著異常燦爛清新笑容的店員便會反身一股腦取下三五個巨大茶罐堆在櫃台上。打開罐子讓我嗅聞的同時,店員會以機關槍掃射的速度背誦這茶葉到底是混了幾種花瓣香料或是乾燥水果。決定之後可以選擇買茶葉或直接買茶飲。整個交易過程其實很像買香水。若猶豫不決難以確定自己喜好,不要緊,香水需要試香聞過前中後味後才作數,現在買茶也可以喝過後再決定要不要帶回家。

記得我的茶友若買到特別合意的茶葉,連言語都沒有辦法描述她的喜悅時,她就會裝一袋到學校與我分享。兩個人在課室一角偷偷摸摸打開裝了乾燥葉片的夾鍊袋,深吸一口後露出迷離歡愉恍若置身夢境的表情。一旁同學幾乎沒要一把搶過去看看是否我倆壓力過大決定轉向某種神祕植物尋求解脫。

若要追尋我對紅茶癡迷的緣起,高中時看《紅茶王子》這套漫畫,大概功不可沒。當然沒有天真到上屋頂對著滿月喝紅茶等紅茶精靈出現幫我實現願望,但如果繁忙枯燥的讀書生涯中能夠有些粉紅色的泡泡也是很好的。雖然裡面的高中生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社團辦公室裡喝茶吃點心令我又妒又羨,我還是學到了不少紅茶的知識。

高中畢業的暑假剛好有機會到倫敦找表哥玩。表哥在讀研究所即將畢業,大多時間我一個人照著旅遊指南瞎晃。買不起經典的泰迪熊,一不小心就著迷於精緻迷你的小茶罐。在某家小店買到印著彼得兔圖案的蘋果茶,只有巴掌大小,白罐身粉藍蓋子。這突如其來的紅茶狂熱,大概也跟人生中第一次的英式下午茶與三層點心盤脫不了關係。暑假過後,除了Twinings的Lady's Grey外,我還愛上了Whittard的English Rose。待在倫敦的那幾天,我遇上濃重的英國腔時勉強能溝通,常處於不懂裝懂不其甚解的狀態。但初邂逅這款茶的那個雨天下午,女店員一臉愛憐的捧著這款茶告訴我她都暱稱它為A hug in a cup時,我卻一字不漏聽得好清楚。這款添了玫瑰的紅茶的確近似擁抱溫存猶如吻甜美柔軟,我珍而重之地喝了好一段時間。只可惜來加拿大後買不到。有年冬天和好朋友到波士頓玩,偶然間竟然發現Whittard的店面。那一瞬胸臆間湧起的柔情蜜意超越了他鄉遇故知的激動,幾乎可以媲美見到久違的情人了。

那一年開始,我喝茶不太加糖、檸檬、或奶精了。同樣的時間,我亦從焦糖瑪琪朵畢業,漸漸習慣了純黑的苦澀香醇。只是關於咖啡,那又是另外ㄧ個故事。

對於不含咖啡因的herbal tea,我和茶友都謔稱其為冒牌貨。完全不承認它有被冠上「茶」字的資格。第一次知道有花果茶這種東西存在,大概是國中時和小我一歲的表妹一起逛百貨公司,被美食街的臨時櫃台吸引了目光。兩個人聞了一罐又一罐甜膩馥郁的乾燥花果,猶豫了約莫半個世紀終於一人選了一盒。顧櫃台的小姐還很殷勤地幫我們各分成兩半方便交換。回家之後大概只喝了一次。原來聞起來比新鮮水果更加香甜馥郁的花果茶喝起來相當酸澀淡薄,怎麼樣都跟那撲鼻的香氣湊不起來。當時不知怎麼地也沒想到要加糖。束之高閣一陣子,被我拿來做成香袋的填充物,聞起來還是不錯的。後來一直都沒有特別喜歡花果茶,連帶的也不特別中意水果味的紅茶。

直到從北海道Le Tao帶回的草莓紅茶徹底改變了我的固執偏見。

那年初夏和妹妹相約遊日本。從東京搭十幾個小時的夜行列車到札幌。用JR Pass搭火車在道南三個城市遊走。在小樽沒吃到將太的壽司,但是幾個在日本漫畫裡鼎鼎有名的甜食都沒錯過,年輪蛋糕、葡萄奶油夾心餅乾、還有紅茶巧克力。慾望無窮而胃口有限,最終選擇在Le Tao歇歇腳喝下午茶。不記得當初選了什麼甜點,但那杯香醇順口的紅茶讓我當場決定買了茶葉打包帶走。

目前心頭好的茶葉是來自美國的Revolution Tea。第一次喝到這牌子的茶是去年秋天找到正式工作前,因緣際會回到先前的實習機構當約聘諮商師。一模一樣的工作內容這次卻有薪水,簡直是在做夢。以前實習時我都自己帶茶水到辦公室,苦哈哈的學生從來沒在一樓大廳角落的咖啡店消費過。這次回來兼差手頭寬鬆了些,索性犒賞自己一番。這家咖啡店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櫃台賣些現成的三明治、沙拉、香蕉蛋糕等等,咖啡也只有大中小的選擇。然而這相當簡樸的咖啡店供應的茶卻是我從沒在蒙特婁其他地方喝過的牌子,口味甚多。包裝也極其精美之能事。不同於大部分咖啡店的茶包裝在扁扁的紙包裝裡,這家店的茶一個一個都分裝在獨立的迷你紙盒中,上面印著彩色照片,還用塑膠膜封起。說過度包裝是相當過度的,但看到繽紛的紙盒整整齊齊地嵌在鋪著絨布的木盒裡任你挑選,實在有種受寵若驚的優越感。細細讀過盒上的品名後發現這品牌的口味很多元,傳統的早餐茶和伯爵茶外,還可以嘗試薰衣草伯爵茶、茉莉伯爵綠茶、西洋梨白茶、熱帶綠茶等。我最著迷的則是Ginger Peach口味。不知道什麼原因,桃子和薑在北美似乎是個常見的組合,但對於我的台灣味蕾,則相當新穎。甫拆開塑膠封膜茶香隨即從盒縫幽幽沁出。連茶袋都不是一般的扁扁紙袋,是三角形的立體絲質茶包,裡面裝著原葉茶葉而非茶粉。一經熱水浸潤,葉片幽幽舒展開來,散發出熟透桃子豐美的香氣,連蒸汽都好像染著桃子色,底韻隱隱帶著一點薑味。原來甜美的桃子和辛辣的薑竟是如此契合,究竟是誰第一個想到把它們配在一起作成茶的?

喝過一次就死心塌地愛上了。每天固定繳納茶水費直到三星期合約到期的那天。依依不捨地留戀那木盒前,我終於鼓起勇氣詢問店員他們的貨源,並表示這純粹為了自用絕無搶生意的意圖。店員雖然極力想解決我的茶癮,但不負責叫貨的他也只能要我上網看看官方網站。官方網站我早看過了,加拿大並無展售店面。若真從美國寄來,運費都比茶葉貴。最後我只好跟店員以原價買下五個茶包,決定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易動用。回到多倫多後將這五個小茶盒神聖地貢在櫃子上。三不五十拿起來把玩卻又捨不得喝。直到找到工作正式上班的那天,帶了一個茶包到新的辦公室。熱水沖下茶香溢出的那一刻,心安定自在了。

後來,谷先生身在美國的姊姊慷慨地寄了一大箱Revolution Tea來給我們一解相思。終於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喝茶,至今銘感五內啊。

Karel Capek是另一個讓我失心瘋的品牌。一開始留心是因為紅茶罐上山田詩子小姐的插畫作品,不論是甜美的女孩或是毛茸茸的熊寶寶,都掛著溫柔的笑彷彿一杯熱茶那樣親切。我喜歡了很久,但又遲遲捨不得下手。上次回台灣時再也忍不住了。在加拿大很少看到主打可愛的商品,即便喝茶最近正流行,茶罐也都是走時尚極簡風。由於我最喜歡有時效性並限量的東西,當時選了2011年度茶作為入門。沒想到後來生日時竟收到日本友人沙知寄來的Karel Capek紅茶禮盒!是經典的純味紅茶組。今年年初,來加拿大玩的日本友人替我帶了2012年度茶,徹底滿足我的收集癖。也註定我要花上十二年集滿十二生肖了!

我對茶飲的狂熱也延燒到甜點上。所有主打茶口味的餅乾蛋糕或是糖果我都很想試試看。這款蛋糕就是使用2011白桃風味紅茶做的磅蛋糕。

 

無鹽奶油 210g (室溫)

砂糖 200g

雞蛋 3顆

低筋麵粉 210g

泡打粉 3g

茶葉 8g

桃子切片 適量

杏桃果醬 少許(可省略)

 

將茶葉用食物處理機或磨咖啡機磨碎。若使用茶包可省略這一步驟,只是吃蛋糕時會感覺到比較明顯的茶葉粒。這一點我並不介意。

低筋麵粉和發粉混合後過篩備用。在模型上塗抹融化的奶油,均勻撒上薄薄一層麵粉。烤箱預熱350F。

用電動打蛋器將奶油打到發白鬆發,加入砂糖繼續攪勻。一次一顆加入雞蛋,攪拌到非常均勻後再加入下一顆。

將粉類分兩次倒入奶油糊中,每次都用橡皮刮刀大幅度地切拌混合到粉類消失。加入紅茶末,快速攪拌均勻。

將麵糊倒入模型中,以橡皮刮刀抹平,排上桃子片。

以350F烘烤50~60分鐘。注意烤色,若上色過快要改上鋁箔紙,但要小心別沾黏到上層的麵糊。蛋糕會膨脹要預留空間。

蛋糕烤到金黃色後,以竹籤插入中心,取出後未沾黏麵糊即可。趁熱抹上加熱過的杏桃醬可以讓表面有亮晶晶的效果。可以省略。

因為磅蛋糕奶油含量極高,吃起來非常香酥、非常豐盈、非常有罪惡感。烤過的桃子甜得像是浸過蜜一樣。看來所有的水果經過高溫的折騰都會蛻變成更柔潤更甜蜜的存在。要不是谷先生親眼看著我切桃子放上麵糊,幾乎都要懷疑我是拿罐頭水果來唬弄他。乍一入口茶味並不明顯,溼潤的蛋糕體裡夾著細碎的茶葉帶點顆粒口感,細細尋味有微微茶香。

磅蛋糕放隔夜完全不顯乾澀反而風味更加突出,茶香完全釋放出來。跟蜂蜜蛋糕一樣,原來經過些時間的熟成與等待,獲得的成果更為豐美。

arrow
arrow

    nicoho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